危险化学品风险管理的原则
生活中,我们使用到越来越多的危险化学品,其中实验室使用危险化学品是广泛的。在我国,实验室发生爆炸的事故特别多,明明能够在发生事故前防护这类事情的发生,为何每次却在事故后反思呢?那么我们在平时应该如何扎实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专项整治?强化危险化学品和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督呢?
因此,华纳威尔提出了危险化学品风险管理的八大原则:
1. 源头控制和区域隔离。源头治理是安全的源泉。从选址风险评估、综合安全风险评价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、环境评价等方面的角度出发,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初步工作,停止不适合危险货物仓库或工厂建设的选址。
国际经验表明,城市的区域职能被严格划分,即危险货物区和生活区的隔离是防止危险产品安全风险的根本措施。
2. 定期监督,积极防御。正常监管是预防和化解危机的根本途径。因此,要实行全过程实时监控,从生产、运输、储存等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,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,消除隐患;有迹象时,要主动处理对事故的发生进行干预。
在运行中,以危险货物的储存为例,我国有自动释放点火点前惰性气体的主动干预技术。运用主动防御原则是风险防控的有效措施。
3. 规范管理和专业操作。全过程规范化管理、专业化操作是避免人为失误或管理疏忽造成事故的必要要求。危险产品的生产、储存、运输和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灾害的发生,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
在运行中,规范化管理似乎是一种日常行为,如定期检查更新设备、定期进行人员资格审查和培训等,但事先检查、消除隐患确实是一项重要措施,应引起充分重视。
在实践中,根据灾情,对周边居民可酌情采取停产、停工、停学等措施,甚至疏散到远离险情的安全地带。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方面,我们宁愿反应过度也不愿冒险。
4. 切断链并包含升级。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应遵循切断连锁反应、尽快遏制灾情升级的原则。特别是,由于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和化学反应的强烈的专门性质,防止灾害升级和防止有毒气体扩散等是操作的要点。
5. 地域覆盖,跨区域联动综合协调、分类管理、分类管理和管理,作为主要的应急管理制度。当地政府对危险化学品负责。但由于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专业要求高、特殊处置环节多等特点,很可能需要跨区域的联动与合作,跨区域联动的速度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响应的有效性。
信息共享是标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,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。。建立和完善区域间危险化学品信息系统,仍然需要提高质量和效率。
6. 信息是透明的,驱散了恐慌。危险化学品灾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,包括现场人身伤害、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、对土壤和地下水的长期影响等,容易产生恐慌效应。因此,需要及时发布信息,实时发布灾情。透明的环境和开放的态度,一方面积极引导舆论,另一方面积极接受社会监督,将更有利于转移恐慌情绪,减少社会影响,巩固公信力。
7. 好好履行你的职责和正义。灾后,责任方,属地,行业主管部门等承担行政责任和社会责任对于遇难者及其家属,不仅要履行应急责任,还要履行安全保障义务。除了治疗受伤和受伤外,还包括一系列“制动踏板“行为,例如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。除了现场处置外,它还包括一系列后续“社会责任“工作,如环境监测、生态管理等。
只有在应急管理和风险预防控制的基础上,我们才能在康复和公共关系中“言行一致”。
总之,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要注重风险防范,首先要做好选址风险评估等环节,其次要加强常态化监管和积极防御,第三要有足够的专业设备、人员和联动机制。在危险化学品灾后应急处置中,要以生命为本,尽可能减少损失。在减少人员伤亡的同时,疏导社会恐慌,巩固公信力。